凯发官网址 >> 河南日报 >>

大众和艺术有“壁”吗(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凯发官网址

河南日报 我要分享
大众和艺术有“壁”吗(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文化消费热中看改革”系列报道之一

《 河南日报 》( 2024年08月06日 第 02 版)

  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壁画作品展在郑州美术馆(新馆)开展,此次展览是五年来壁画艺术创作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现。本报记者 聂冬晗 摄

  开栏的话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必须增强文化自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近年来,河南立足文化优势,持续深化文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文化消费市场不断涌现新热点、新趋势。结合这些特点,本报将推出“文化消费热中看改革”系列报道,解锁文化消费热背后的密码。

  □本报记者 温小娟 见习记者 张魏

  为了一场展,奔赴一座城。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壁画作品展汇集了五年来壁画艺术创作的优秀成果,自7月中旬开幕以来人气火爆,吸引了国内多个省市,乃至海外的美术爱好者前来观展,甚至有不少人是“二刷”“三刷”。

  “这是用陶瓷片堆成的几座山的样式,在中国文化中,‘山’是一个经典意象。通过许多被烧坏的瓷板画的层层叠加,展示了景德镇制瓷人开拓创新的精神……”8月3日,河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书画院副院长徐立新正带领观众近距离解读壁画作品。

  为了让观众更深入领略壁画之美,郑州美术馆联合省美协在展览期间安排了多场专家导览活动。距离导览活动开始还有20分钟,热情的观众便早已等候在展厅门外,其中更有拖着行李箱,风尘仆仆来河南旅游的四口之家,只为一睹这场大展的风采。

  徐立新被观众围得水泄不通,一支庞大的观展队伍穿梭在美术馆里尤为显眼。参观之余,有的观众还会主动提问:“这种材料是打磨过的吗?”“为什么这幅壁画被分割成了四个部分?”“这幅画上的材料是真陶片吗……”

  “暑期来临,大家的看展热情格外高涨,你看,当天进馆人数就有7000多人。”郑州美术馆工作人员指了指实时统计客流的电脑屏幕。

  除了自发前来的观众,一件件红色“小马甲”在人群里显得格外突出,这是来自郑州壹零陆画室的一群中小学生。“一听说有这次的精品展览,就立马带孩子们过来了,主要是为了提升他们的审美,激发绘画创作灵感。”画室负责人张珂说。

  毕业于清华美院的张珂,已从事美术教育15年。谈及河南艺术事业的发展,她感受深刻。“之前在北京上学时,有很多接触优秀展览的机会,当时就想着这些大展什么时候能多落户河南,让学子们足不出省,也能欣赏到高质量的文化艺术作品。”张珂说,深耕教育一线这些年,她愈发感受到这样的机会越来越多,如今在“家门口”就能给孩子们上美育课。

  一系列高规格、高品质的国家级展览在河南的举办,更是河南艺术实力“在线”生动注脚。2019年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壁画作品展展出期间吸引了15万余名观众前来观展,引发社会各界关注;去年的第五届全国中国画展览一开幕,便引发观展热潮,馆内瞬时承载量多次达到峰值,馆外排起数百米长龙;今年的全国第十三届书法篆刻展览(河南展区)展出期间,10万余名观众前来观展,网络阅览量达上亿次,用书法展讲述“河南故事”……

  艺术和大众的距离有多远?在徐立新看来,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壁画作品展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风格多元,壁画作品包容性很强,大部分观众都能从作品里找到共鸣。

  “但艺术作品在创作之初都带有作者的主观意图,观众不可能完全理解作品的内涵。随着文化产品供给的选择度更丰富,特定类型的艺术作品会吸引特定的观众群。”徐立新说。

  在悠闲的citywalk(城市漫步)中与一场艺术展览不期而遇。仍在展期的河南省美术馆的“春风有信——1980年代河南版画研究展”、河南省档案馆(新馆)的“礼赞祖国·寻根中原暨2024书墨书画院首届名家作品展”、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的“何以中国”全国甲骨文书法作品邀请展等展览吸引了一大批观众。无论是书画爱好者还是普通观众,都可以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心灵栖息地。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靳军认为,公共文化机构担负着公共教育的职责,应持续加强推广力度,推出适合不同类型观众的公教课程、项目,让公众更容易理解、欣赏和感受中国的艺术品质和文化经典。

  “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需求和文化素质的不断提升,美术馆、文化馆等地成为大众追捧的文化场所,更多艺术展览正在打破艺术和公众之间的‘信息壁垒’。未来,我们期待把更多美好的故事传递到公众心间。”郑州美术馆(郑州画院)书记、馆长罗鸣说。

分享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