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恤文化简史 -凯发官网址
翻翻你的衣柜,t恤很可能是出镜率最高的一种服饰。
亲子t恤、情侣t恤、公司t恤、马拉松t恤、活动专用t恤、联名款t恤……冷天可内搭,热天可单穿,自己精挑细选的t恤彰显的是个性,企业组织发放的则是变相广告位。
t恤是一种会“说话”的服饰,它借用印花的图片、文字、符号等,大胆表达穿着者的思想和愿望,几乎任何内容和情感都可以栖息其中。t恤达人们走在街头,见到一款特别的t恤图案,就像解锁了暗语,投以我懂你的微笑。
更重要的是,t恤还是一种传递文化的载体。奥运会、纪念日等重大活动场合,抑或同学聚会、家庭旅行都会有t恤的身影。
个性图案的t恤,反映的是个人主义精神,它展示了一种观念、品位,和穿着它们的人进行交流,你还可以通过观察得出穿t恤者的个性。
相同图案的t恤,体现的是团队凝聚力,它强调一种统一、团结,在重大场合之中,身穿同一款t恤便是志同道合的伙伴。
t恤是大众化的,洋溢着平民气息,想想拿起蒲扇卷起t恤享受惬意凉风的“北京比基尼”。t恤又是最时髦的,那些潮流大牌无不把目光投向t恤,橱窗里模特身上的联名款t恤依旧耀眼。伴随着一代又一代青年人的成长,人们对t恤的热情从未消退,t恤的材质和印花工艺的更新换代,更是让t恤始终朝气蓬勃。
可以说,t恤虽小,t恤文化却海纳百川,方寸之上,有无限可能。
时已入秋,在街头张扬了一夏的t恤,即将被收进衣柜之前,让我们通过《河之洲》来和它说说话。
会讲故事的t恤才是文化衫
t恤是啥?
倒退100年,美国的码头工人会投以诡秘的微笑,当时t恤是不轻易裸露的内衣。
对于服装行业来说,t恤是一门生意,一件融入了文化的t恤能够拯救一家国际服装品牌。
从媒体转行做t恤的王小峰则会提到一个词“创意”,街头常见的露着醒目品牌logo的t恤会让他摇头。
郑州设计师不二飞则要用t恤讲故事,他觉得t恤更像是行走的自媒体,为何不用它来说些有意思的话呢?
当然,更多不爱绕弯子的消费者,首先想到的是衣服,说一千道一万,t恤不就是用来穿的吗?舒服才是第一位。
来吧,就通过这些人和事,闯进t恤的江湖里走一遭。
昔日内衣成流行文化载体
t恤是英文“t-shirt”的音译名,因为铺开呈t字状,而被称为t-shirt。又因为它能够表达许多东西,也被称为文化衫。
t恤天然适合表达,款式简单,形制固定,恰恰是这种限制,赋予了方寸布料之上的自由。就像是一张穿在身上的画布,可以有无限涂抹勾画的可能。
炎炎夏季,当街上花哨个性的t恤如云飘过,谁会想到,这最初是干粗重体力活的工人们穿的内衣,并不轻易裸露。在20世纪初期,服装公司的产品目录上,t恤还仅仅是作为内衣来推销。
关于“t恤”起源的众多说法中,有一种与中国茶有关。大约在18世纪中期美国独立前,马里兰州的安纳波利斯港口,码头工人搬运从中国运来的茶叶,为了识别搬运其他货品的工人,这些搬运茶叶的工人穿上印有“tea”字样的短袖,被称之“t恤”。
到了1930年,虽然作为内衣的形象并未发生太大改变,但人们已经开始尝试把t恤外穿,也就是人们常听到的“水手衫”。穿着t恤出海远航,蔚蓝的海洋与明净的天空之下,t恤开始有了自由不拘的内涵。
再之后,t恤也不再是男性的专属品。法国著名电影演员碧姬·芭铎,在电影《宝贝从军记》中,用t恤展示自己曼妙的身体曲线,t恤加牛仔裤,成为女性时髦的搭配方式。
1951年,马龙·白兰度在电影《欲望号街车》中身穿白色紧身t恤,把男性从呆板、单调、循规蹈矩的传统上流品位着装中解放出来,迅速成为年轻人仿效的对象。据说,马龙的t恤形象并非事先精心设计,纯属偶然穿着来排演。
t恤文化真正被发扬光大,是上世纪60年代摇滚乐繁荣的时候。当人们把自己喜欢的摇滚乐队形象、logo放到胸前的时候,t恤文化内涵有了新一次巨大飞跃。那些对媒介与信息感兴趣的艺术家,也探索了t恤衫的各种艺术可能性。
t恤上的图案与文字只要想得出就能印上去,幽默的广告、讽刺的恶作剧、自嘲的理想、惊世骇俗的创意、放浪不拘的情态都借此发泄。
回溯t恤演变的历程,会发现它自始至终都与流行文化紧密关联,如孪生兄弟一般齐头并进。
就怕t恤没文化
商场刚开门,顾客就上演百米冲刺;卷闸门还未完全开启,就爬进店里抢;尺码都不看就一顿疯抢,模特身上的也被扒走……今年6月初,一款优衣库联名款t恤发售,你是否被网上热传的抢购衣服视频震撼了?
人们争抢的是优衣库与纽约当代艺术家kaws推出的第六季联名款ut,融合了美国涂鸦艺术家kaws经典的companion和bff角色,加上招牌xx眼设计,充满玩味潮趣。
其实,t恤算是优衣库的拯救者。2002年快速扩张之后,优衣库业绩出现大幅下滑。为了走出困境,ut应时而生。不过,最初的优衣库ut系列印刷的多是普通的卡通图案加上优衣库自己的logo。
后来,ut打出了“more than just a t-shirt”(不仅仅是一件t恤)的口号。希望承载的意义不仅仅局限于一件t恤,并开始与动画、电影、影视等多个领域进行合作,创造属于各种文化的t恤,涉及的题材涵盖了迪士尼、漫威、乐高等流行文化符号。
放眼整个服装行业,近年来,各类潮流品牌纷纷专注于为t恤注入文化内涵。
去年,一家纺织专业门户网站直截了当地点出了国内t恤市场繁荣表面下的隐忧,标题一针见血:“年销30亿件的t恤产业:有印花,没文化,真可怕!”
文中称,与国外t恤相比,国内t恤出口价低廉,所包含和体现的文化底蕴浅薄得多,甚至可以说还没有形成自己的t恤文化,是“有t恤没文化”。
的确,许多t恤的图案印花,无论简单还是繁杂,都毫无章法可寻,有些是纯粹的图案或汉字堆砌,有些可能还混集了似是而非的英文,不知所云。
既然是生意,商机总有人能早早嗅到。作为国内第一批经营个性化t恤的创业者,1987年,任柳和几个弄堂玩伴,摆弄起亲手印刷的t恤,凭借新潮好玩的创意,受到欢迎。这种尝试延续到21世纪初,便有了“衫国演义”品牌,理念是“以个性化谋生存,为追逐潮流和时尚的人提供物美价廉的t恤”。红火时,徐静蕾曾经跑去,一口气买下20多件t恤。
而如果是一次集体“撞衫”,便是团体定制t恤的生意。从事文化衫定制多年的帝峰衫国创始人王晓峰,2009年创业时,向大学生推销定制t恤,不厌其烦地讲述定制t恤对于社团凝聚力的作用,以及社团自身的文化标识,但依然应者寥寥。
现在10年过去,定制t恤早已不再是学生专属,而是几乎所有团体活动的标配。
让t恤讲故事
上大学时,t恤品牌“不许联想”的创始人王小峰就喜欢创意t恤,但当时在街上很少能看到胸前图案非常有趣的t恤。
他发现,每到夏天,人们穿的t恤图案要么是那些品牌的logo,要么仅仅是一些装饰图案,很少能看到有趣、好玩甚至带有文化、历史信息含量主题的t恤。
入行之后,王小峰才明白,原来许多国际知名服装品牌的t恤,并非都是logo款,其实每年都有众多设计师设计的创意款式,遗憾的是国内经销商似乎更青睐logo醒目的。
可如果将印有logo的t恤与无趣画上等号,一些t恤迷会很不满。在他们眼中,身上那印有小众潮牌logo的t恤,并非是创意的匮乏,而其本身就是创意。
8月16日午后,在郑州瑞光创意工厂设计师樊响的工作室里,偶然聚在一起的年轻人,面对前来采访t恤话题的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纷纷从各自身着的t恤开聊,logo还真是普遍的元素。
设计师不二飞的t恤上,只有bm两个英文字母,这是广州一个潮流品牌的logo,而这个品牌的t恤设计元素不少都是各种变体的logo字母,“有这个标识就够了,它本身的品牌文化就是个性的彰显”。
在博物馆工作的李女士身上的t恤,是日本设计师川久保玲的piay系列的标志性logo,辨识度颇高的红心设计,桃心上有两个眼睛。这颗小红心被赋予了更多种色彩,更多款式的演变,几乎每次新款发售,都会带来不小的震动。
许多人对t恤衫的理解依次是:品牌、款式、面料,最终才是视而不见的图形。而王小峰的理解刚好与这个次序相反。
“t恤衫不仅是一件衣服,它是一个窗口,能给我们讲述很多故事。过去我们常说邮票是‘小方寸,大世界’,t恤何尝不是如此。”在他看来,t恤比其他服装多了一个情感连接,上面可以放任何图案,来表达自己的态度、观点、立场、情感等。
前不久,王小峰跟一家出版公司合作,制作了一款“追风筝的人”t恤衫。“我想,看过《追风筝的人》的读者,肯定想有这件t恤吧。因为你在阅读的时候可能培养出了对内容、对作者、对这五个字的一种情感。”
接受采访时,王小峰身穿一件灰色t恤,胸前的图案是“希区柯克与愤怒的小鸟”。
希区柯克是悬疑电影大师,许多人对他执导的经典电影《群鸟》中那些疯狂的鸟印象深刻,而愤怒的小鸟则是风靡全球的一款手机游戏。这两种元素放在一起,碰撞出独特的创意效果,同时也折射出人与鸟的微妙关系。“鸟类与人类的生活在一个区域,如果有一天地球上没有鸟了,估计也不会有人了,要不怎么说‘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呢。”
不要以为t恤都要有表达,有时空白本身也是一种表达。设计师樊响喜欢穿纯色的t恤,不喜欢重复的他,过去看到喜欢的t恤图案也会买来穿在身上,但往往没过几天就失去了新鲜感,“只要有设计有图案就会过时,那我就穿永不过时的纯色吧”。
行走的自媒体
在做t恤之前,王小峰的身份是《三联生活周刊》的主笔,投笔从“绒”卖t恤,他却称是换了个方式做媒体。
“把想要表达的内容通过图案、文字等形式印在t恤上。这不就是媒体吗?”他说。
每年年初,他会把一年中的特别纪念日查一遍,这种方式和过去在媒体开选题会很像,他还会为了一个t恤图案创意查找数万字的资料,工作量甚至超过了在三联准备一次封面故事。
采访时是8月中旬,他便想到了一个纪念音乐节的t恤创意。1969年8月15日,摇滚史上最伟大的音乐节伍德斯托克音乐节,在美国纽约州北部城镇伍德斯托克附近举行,音乐节持续了3天,超过40万观众参与,影响深远。
t恤曾被誉为行走的广告牌,而创意t恤更像是移动的自媒体。一次,穿着“不许联想”t恤的歌手老狼就给王小峰打了个电话:“你这t恤太牛了,在国外走在路上大家都看我。”
设计师不二飞参与过一个“talktee”系列的设计,意在回归t恤本身“表达”的含义。10组t恤,10位设计师的创作小故事,以及10篇略不正经的科普小知识,“这一定不是世界上最美的t恤,但它是我们想要讲给你听的故事和方式”。
不二飞设计的一款t恤主题是计算机二进制,灰色t恤胸前印了一串二进制符号“1001110011111101101011100110101”。对应的文章“二进制是什么鬼东西”,通过有趣的文字科普了二进制,并在最后揭晓了这串字符的含义——竟然是一个手机号。
当走在街头或者参加聚会时,有人问你:“你好,我想和你交个朋友,你手机号是多少?”这时,你不慌不忙地指一指胸前的二进制符号,答“我的手机是……”是不是会很酷?
除了小幽默之外,还可以通过t恤来表达自己的生活态度。前些年雾霾严重时,不二飞的朋友设计了一款t恤图案是一只“戴口罩的恐龙”,“我们都知道恐龙灭绝是因为气候变化,用恐龙来暗讽雾霾,即使恐龙复活也不一定逃得过雾霾”,表达对环保的关注。
闲聊正酣,有人提起了“@二七·郑州2015布艺设计邀请展”,樊响曾作为联合策展人之一筹备,当时邀请了70多位设计师,以二七纪念塔为主题,把100余件设计作品完整呈现在帆布包上。一些对这次创意展念念不忘的观众提出,如果将载体变成t恤是否会不一样?观展人挑选自己中意的t恤,穿在身上走在城市的角角落落,一定是动人的风景线。
在瑞光创意工厂的野狗商店里,“小k无穷”的《寻人启事》插画作品展正在进行中。画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是画家生活中遇到的真实人物,哪怕只是一面之缘,都通过黑白画的方式画下来。配合展览的还有印有画作的t恤,喜欢画作的观众可以买去,融入日常生活。
樊响的工作室里,随处可见巩义石窟寺的飞天、少林寺初祖庵妙音鸟等珍贵文物拓片制作的布艺,为何不将这些元素设计成t恤?
“t恤图案必须将传统与潮流结合,许多文物元素不适合简单地拿来翻印,t恤是衣服,还是要能穿在身上,一些文物符号太沉重了,很难穿出来。”樊响对着一幅三条游鱼雕刻的拓片说,如果制作t恤,最好将色彩重新调配,元素有所取舍。
一次性t恤的烦恼
那款“希区柯克与愤怒的小鸟”t恤,王小峰提议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触摸一下感受材质,印有图案的地方与纯色布料的手感果然并无二样。
“这是拔印技术,它是把染上去的颜色去掉之后变成棉纱的颜色,在这个基础上印图案的颜色,印完之后颜料就像水一样,干了之后图案是摸不出来的。这种印刷工艺对纺织布的要求是必须得百分之百纯棉,你有一根化纤它都不行。”他这样的一番专业解释,将t恤从文化属性拉回到了服饰本真。
既然是衣服,就涉及材质和工艺。t恤的材质就有纯棉、化纤、防污面料等,运动员穿的速干衣多是化纤,薄且不沾水,不过追求舒适性的人会选择纯棉。而印花工艺有丝网印刷、胶印、热转印、拔印等,常见的普通t恤采用的是胶印,在印花部位有一层膜感,穿在身上不透气。
热闹的t恤文化,还有一个不容回避的话题,那就是印有活动标识的团队t恤,难逃一次性t恤的命运。王小峰一次参加活动,将发的t恤拿回家,“那个料子特别差,拿手一撕就刺啦一声。这种t恤就是一次性的,对活动主办者来说,这块是没必要投入成本的,但确实产生了浪费,就像鸡肋一样。”
那是否有了好的创意,就可以减少一次性t恤造成的浪费?对此,不二飞并不乐观,他接到过一些t恤订单,“对方在下订单的时候就知道不会穿第二次,所以就考虑成本,不可能在创意上付出。而当好的创意遇到差的衣服料子,也很难长久去穿”。
除了质量欠缺,那些活动t恤不便继续穿的主要原因是突出的活动标识,这种信息一旦脱离了活动环境,总和日常生活格格不入。有人提议,可否让标识小一些?
樊响的经验是,对客户来说这不现实,“每次接单,我都主动沟通logo能不能小一点,但对方总是不理解,希望尽量突出。其实辩证地来看,小也是一种突出,可对方不容易接受。”
当然,团队t恤也有服饰与文化完美融合的。樊响曾受邀为一家书店设计讲座嘉宾的活动t恤,当这位嘉宾看到工作人员身穿印有自己语录的t恤时,强烈的仪式感让来客宾至如归,同款t恤也深受读者追捧。
简单的t恤,也要讲究穿衣的艺术。王小峰就给女孩们支招:“女孩子的发型、搭配与t恤上的图案其实是有互相衬托作用的,有的能衬托出气质,有的则起到反作用,那种大色块的,或者是圆的、方的图案,就会让女孩显得气质不好。而一些线条感强的,或者一些形状不规则的,女孩子不管是长发短发,皮肤黑白,穿上这种t恤相对来说都比较百搭。”